邦定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邦定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林红以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福建的五条对策建议《资讯》

发布时间:2020-09-03 09:27:32 阅读: 来源:邦定机厂家

­  编者按:刚刚闭幕的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福建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会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今后五年福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本网今起推出《再上新台阶 我来献一策》系列,联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动员校院专家学者和教师学员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发挥校院新型智库作用。

­  人民网福州12月5日电 福建省第十届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再上新台阶 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努力建设美丽福建”。要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任务按期完成,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福建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2001年以来生态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模式”成为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8月,福建省取消了34个被列为限制开发区的县市GDP考核,实现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方式。目前,福建省已将2/5的县和197处区域划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近1/3的陆域面积规划为省级生态功能区,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全省9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一张亮丽的名片。2015年,福建省森林覆盖面积达到65.95%,连续37年居全国首位,海岸线长达3700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近40%。这些山海资源既是福建的优势,也是福建未来的发展潜力所在。

­  但是,十三五期间,福建在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中也面临着经济空间布局不合理、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小流域污染、天然湿地面积锐减、近海污染日趋严重、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等制约因素。尤其是福建十三五期间如果要保持年均GDP8.5%的中高速增长,全省投资规模据测算将超过4万亿元,由此带来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要破解发展难题,就要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促进美丽福建建设。为此建议:

­  一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态文明试验区空间布局。立足福建省山多平原少的现实基础,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的特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区域发展潜力等三大要素,统筹谋划人口布局、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大对海岸带和自然岸线保护的力度,处理好陆地开发与海洋开发的关系。在重点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保证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落实《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增强全省经济聚合、辐射能力。加快调整完善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区域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探索在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二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制造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福建民营经济发达,传统制造业占比大,拥有服装、食品、制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但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家对增加创新投入持谨慎的态度。在营销、渠道上投入多,在研发上投入少;大多数企业创新以模仿性为主,原创性偏少,尤其是集群内的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既缺乏研发设计、品牌建设、优质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高级人才,也缺乏精通国内外市场、熟悉国际标准和贸易规则、懂得管理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魂要附体,要围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加大环保技改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动能提升。同时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走出规模、产能至上的旧思维,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引导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  三是集中力量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退二进三”,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适时引导欠发达地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实现绿色富民。要顺应生态农业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从纯农业向综合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以集约化、农业产业园化生产为基础,集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绿化、商业贸易、观光旅游为一体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要顺应“互联网+”新趋势,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互动融合发展,将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养生等融为一体,培育现代农业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美丽乡村建设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彰显乡村文明和特色文化传承、体现生态宜居的和谐统一。

­  四是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机制。一方面,根据“环境和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绿色价格体系。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征收污染费(税)来增大非绿色产品经营成本,避免非绿色企业因污染环境而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发挥资本市场引导作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加大绿色信贷中的财政贴息比例,优先解决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的融资难题等途径,不断完善信贷、产业基金、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要进一步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容量产权,加快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要逐步提高生态补偿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工具创新,实现资金补偿、政策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等多元化的生态补偿,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  五是充分发挥科学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要把绿色发展从干部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为地方发展做好打基础、立足长远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深入研究探索差异化考核指标的设置,具体区分基础性指标(对干部的共性要求)和特色性指标(能够体现不同地区、部门的职能特点、职责要求和客观基础),既考核共性又考核个性, 并对考核情况逐一深度分析并形成评价报告反馈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提拔、使用任命的依据,这样才能引导干部主动树立绿色发展的政绩观,主动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动适应绿色指标考核体系,增强绿色发展的动力和定力。只有形成政府主导和监管、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绿色发展责任格局,才能加快建设美丽新福建。

­  (作者:林红 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蒋晓彬

六安工业设计

毕节产品设计

莆田产品设计

铜川工业设计